今年来,分界镇党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全镇上下广泛发动,深入开展了“水生态环境提升、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生态林网建设和重大环境污染攻坚”六大生态环境提升工程。近5000名志愿者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现“河清、岸绿、路畅、庄美”的生态文明新农村目标,全镇环境得到根本好转。
一、因河治宜,全面推进河道环境治理。分界镇党委研究制定《分界镇黑臭河道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按照“轻重缓急、量力而行、一河一策、固化美化、畅通水系、方便群众”的工作思路,全面启动黑臭河道整治。今年来,全镇投入525.9万元,共整治严重坍塌中沟河坡4条,4.6公里,整治河道75条,33.3公里,栽植护坡苗木2.1万株,全镇的河道水环境得到很大提升。针对我镇属高沙土地区,河坡易坍塌的实际情况,探索实施了8种固坡模式,其中,赵庄中沟北段“木桩+模袋”的固坡模式得到了市负责人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全域覆盖,扎实开展镇村庄环境整治。以清理“八乱”、提升村庄环境品位为核心,打造优美宜居的村庄环境为主题,进一步巩固全域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全镇调整充实3154名村庄环境管护保洁人员,分地段、分片区落实好“六位一体”综合管护责任,全面实行农村垃圾日常保洁、定期清运、分类处置规范化,全面清理农村“八乱”。今年来,共投入1508万元,铺设道路29.9公里;打造镇村绿色通道38.5公里,栽植各类苗木150万株;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新建垃圾箱578座、垃圾房17座,购置分类垃圾桶1500只,打造庄台29个,道路亮化750盏,动用民力1.2万人次,动用机械2300多台班,清理垃圾9188吨。
三、关整结合,强力推进畜禽养殖治理。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疏堵结合、突出重点,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市场等手段,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确保2017年底前全镇禁养区内确需关停的21户畜禽养殖场(户)全部关停到位,未关停的656家养殖场(户)全部纳入治理范围(其中规模户107户),按标准治理到位。截止目前,已关停18户,整治户验收474户(其中规模户75户),合格357户(其中规模户51户),发放整改通知117份,确保在9月底前完成整治、关停任务。
四、重拳治标,组织实施“263”专项治理。按照市“263”办公室部署,结合全镇环境大提升总体规划,镇党委精心制定方案,采取扎实措施,部门联动协作,先后组织了冶炼铸造企业环境整治、砖瓦企业专项治理、关停化工企业污染治理、食品加工场所环境治理等专项行动。共整治冶炼企业10家、关停1家、拆除1家;关停拆除砖瓦企业2家;联系环保部门现场勘察制定关停化工企业滞留污染物处理方案,并配合组织实施;逐村排查103家食品企业,对生产、经营场所存在“脏乱差”现象的限期整改,检查发证,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另外,切实加大监管力度,组织专门班子处理了赵庄村18亩鸡粪晒场的取缔复垦、湖头村违规垃圾填埋场清理复垦、南周村汽车废旧顶壳偷燃点、滕兴村猪副产品加工点等严重影响环境、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五、多措治本,积极提升城乡生态环境。今年,我镇湖头、耿厂、南周等6个村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全镇包括开绿、官庄等2个村在内已有8个村实施了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污水处理厂现场环境整治到位,场区内外绿化空白补齐;投入32万元完成全部设施设备的检修、更换,职能科站完善规章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加强日常管理,配备专人管护,环保部门加大巡查督查、监督监管力度,定期不定期组织明察暗访,确保每天定时开机处理收集的污水。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既直观反映农村文明程度,也是美丽乡村的外在表现。从改善农村环境抓起,让农民看到身边变化、享受到良好人居环境,激发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以上工程的实施,极大提升了全镇生态环境,初步形成优美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有力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