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泰兴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坚定信心咬定目标 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发布时间:2018-06-25     浏览次数:     来源:

 

坚定信心咬定目标  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分界镇党委政府
 
分界镇地处泰兴市最东部,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也是黄桥老区乡镇,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区位优势不太明显。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为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分界镇将从坚定乡村振兴发展之志、谋划乡村振兴发展之策、强化乡村振兴发展之基入手,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措施
一、解放思想坚定乡村振兴发展之志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首先,要破除思想束缚践行新思想、推进新战略,顺应新形势、落实新要求,担当新使命、实现新目标,都必须大力解放思想。要积极推动观念创新,深入推进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支持改革,善待挫折、宽容失败,以新的思想解放推进观念创新、提供理论指导、激发强大动力、引领跨越发展。其次,要凝聚发展共识。深入宣传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题主线、奋斗目标、发展战略,用美好的发展愿景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始终坚定振兴发展之志,立足争当苏中排头兵,着力破除与新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在新的认识起点上凝聚发展共识。,要全面对标找差对标新思想新理念,对标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标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查摆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富民增收方面的不足对标全面从严治党,查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标先进乡镇,查摆与对标乡镇之间的差距。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引领,通过高点定位、对标找差、强弱补短,不断实现追赶超越。
二、强弱补短谋划乡村振兴发展之策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围绕发展不充分、不平衡这个难题,科学谋划,扎实苦干,通过3-5年的努力,全面提升分界发展水平。着力优化区域布局。谋划实施“一体两翼”发展规划,以工业集聚区为主体,以分界集镇、长生中心为两翼,中部全力发展工业集聚区,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的增长极点,创造群众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南部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园区,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北部稳步提升粮食产业园区,加快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强与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对接,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与转化,构建绿色粮食产业体系,形成区域协调、特色分明的生产力布局二是着力招引发展项目把持续推进项目大突破作为永恒的主题,紧盯沪浙、苏南等发达地区,招引轻工电子、机械与自动化等制造类企业,提高地方产业发展层次,实行多元化发展。注重培育壮大通讯器材、纺织服装等现有支柱产业,鼓励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紧盯产品个性化、品牌化,加快开发一批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着力壮大特色产业。以绿花菜、甜豌豆、香荷芋等特色农作物为依托,以七贤绿花菜专业合作社为基地,以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领题”项目为抓手,放大合作社示范带动效应,围绕特色农产品发展精深加工,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较高知名度的“新、特、优、精、奇”农产品品牌,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着力完善发展机制。鼓励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和合作,创新组织形式与协作模式,充分发挥不同主体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实现农业生产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引导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与农户抱团作战有效降低市场风险,构建稳定的利益分配机制,严格执行利润返还和收益共享,实现经营收益的合理分配。五是着力推进生态建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科学规划集镇、副中心和村庄布局,健全完善环境整治和长效管护机制,大力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节约集约和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三、追赶超越强化乡村振兴发展之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开展宣传引导,集中群众智慧,发动群众参与,激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以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为重点,突出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开展村居干部雁阵培育计划,扎实做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等工作。建立党委委员联系指导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坚持系统谋划、全面推进,推动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二是推进乡村有效治理。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基础,强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治体制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学法用法守法,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中的权威地位。完善说理执法机制,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真正做到“讲话听得进、办事信得过、执法心里服”。坚持 “四民主三公开”制度,健全村级管理机制,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用好宣传文化阵地充分利用14个村居全部建成村部的优势,强化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新思想、新理念深入人心。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进乡风文明。四是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方面转移出来,把在低收入岗位就业的劳动力转移到较高收入岗位上来。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把精力放在创造可持续发展条件、激活内生动力上,实现小康路上“一户不落、一个不少”,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务艰巨而繁重,意义重大而深远。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部署要求,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新时代分界的乡村振兴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