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众创业新载体
推动富民增收高质量
泰兴市姚王镇党委、人民政府
去年以来,根据泰州市的统一部署,我镇按照创业富民中心建设先进乡镇标准,加快搭建富民增收平台,不断优化农民创业环境,始终坚持把创新创业作为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村闲置劳力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重要抓手,以整镇推进的强劲势头、久久为功的持续韧劲和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挖潜创业这一富民最大潜力,不断丰富完善创业富民产业链、生态链,在全镇上下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创富生态,创业富民工作迈向了新高度,取得了新实效。
一、坚持把建强服务载体作为落实创业富民的首要前提
招龙引凤,必先筑巢打基。推动创业富民高质量,就必须从打造优质载体平台入手。我镇先后投入资金8600多万元,建成以众创集聚区、多层标房区、单层标房区、创业孵化区和创业富民服务中心“四区一中心”为核心的创业富民基地,为大力推动创业创新、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众创集聚区总规划面积256亩,计划安排3000-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左右,每个项目用地10亩左右,重点招引轻工、电子、纺织、现代装备制造等技术成熟度高、投资强度大、带动力强的中小型产业项目。目前,已签约入驻项目13个,总投资8.2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已开工项目3个,竣工项目3个。多层标房区建成2栋4层1.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主要用于招引电子、纺织、服装等投入小、吸纳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项目。目前,已签约入驻6个项目,预计可形成国税开票近亿元,工商税收800多万元。单层标房区规划总面积110亩,利用村居集体闲置资金为全镇18个村居建设8栋24跨共3万平方米单层标房,统一交由村居组织招商,租金及税收镇级分成部分全部留作村集体收入。创业孵化区共3层800平方米,主要用于创业孵化以及电商平台、贸易公司等小型项目入驻。目前已签约入驻8个项目,2017年形成国税开票1.5亿元,工商税收1100多万元。创业富民服务中心共3层1200平方米,内设创业指导、技能培训、信息发布、商务秘书、创客空间、金融服务、头脑风暴、电商平台、党建联盟等功能分区,目前,工商、国土、人社、金融、中介等创业要素机构已相继进驻并正常运转,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宣传、典型展示、培训辅导等全方位、一站式的创业服务。
二、坚持把提升创业成效作为推动大众创业的关键环节
引导更多人群特别是农民投身创业洪流,良好的服务引导是关键。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镇创业富民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开展了创业富民“5678”工程,通过深入开展主题行动、活动引领、主体培育、政策扶持,在全镇面上迅速掀起了一股全民创业的新热潮。2017年,我镇新增农民创业人数847人,今年上半年,新增农民创业647人,发展创业项目1500多个,人均增收2万多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一是开展创业富民“五大行动”。扎实开展“引凤还巢”、“候鸟回归”、“春风送暖”、“激情寻梦”、“众创雁阵”五大主题行动,进一步树立创业风向、坚定创业信心、激发创业热情、凝聚创业合力。官沟村在外能人周符盛2017年在众创集聚区投资5800万元,征地13.3亩,成立江苏盖德冷冻机有限公司,从事工业冷冻机生产。截至目前,已有90多个在外能人,回乡创办各类经营实体和贸易公司。二是实施创业富民“六小活动”。围绕“兴建一批小工厂、形成一批小网店、兴起一批小物流、新办一批小公司、领办一批小农场、做起一批小买卖”等“六小活动”,实现科学创业、合理创业、成功创业。新镇居委会葛青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利用自己家的房子开起了淘宝小铺,并承接了顺丰、圆通、百世等多家快递公司的寄收业务,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三是培育创业富民“七色主体”。突出抓好“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外能人返乡创业、本地能人二次创业、退伍军人转身创业、高层次人才科技创业、弱势群体励志创业、村居干部带头创业”等七色创业主体培育,以点带面、连点成片,打造全民创业格局。桑木村大学生徐旭,毕业后回乡租用了23亩土地,成立了泰兴市康特威素质拓展基地,增加就业岗位12个。东林村退伍军人李星来,流转150亩土地,成立了东林家泰水果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亩均效益达800多元,年增加农民务工收入20多万元。四是落实创业富民“八策扶持”。出台《姚王镇创业富民政策汇编》,从工商注册、平台打造、税费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支持、创业扶持、典型培育、用地支持等8个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扶持,帮助创业者扫清后顾之忧,勇敢迈出创业第一步。截至目前,全镇已新办“六小”创业项目365个,培育“七色”创业主体378个,新注册至创业富民服务中心项目116个,创业孵化区孵化项目12个。
三、坚持把强化服务保障作为提升创业成效的重要举措
帮助创业者实现高效创业、成功创业,离不开科学的创业指导和优质的全程服务。我镇创业富民服务中心着重从三个方面强化创业服务。一是实施“打包式”运行服务。与江阴海之语等多家创投公司合作,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打包式”运行服务,一方面为创业者提供最科学、最便捷、最可靠的一站式商务秘书服务,另一方面帮助招引一批创业创新项目入驻,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切实把“四区一中心”打造成具有姚王特色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富民服务平台、电商物流产业园区。二是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各项创业优惠政策,累计发放创业培训券1590张,创业贷款贴息券1717张。组织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入驻、提供过桥资金支持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担保贷款门槛,帮助创业者有效解决了创业融资难的问题,累计提供资金帮扶2200多万元。三是组建“保姆式”专职队伍。从工业、三产、财务、宣传等条线,抽调镇机关骨干力量,通过组建专业的创业服务队伍,切实为创业者提供开门引路跟到底、有求必应帮到位、扶上马再送一程的优质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本次会议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创业富民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充分发挥服务中心的功能作用,深化推进创业富民“5678”工程,全力推动富民增收高质量上台阶,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