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古溪镇周庄村:继承十八烈士遗志 推进乡村振兴
周庄村位于我市的东北角,宁静而秀美,人民生活富裕。79年前,黄桥战役前夕,营溪战斗在这里打响,新四军九团团长徐绪奎与17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周围老百姓为他们竖起了“营溪战斗十八烈士纪念碑”。巍巍丰碑、精神永存,近年来,周庄村继承烈士精神,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周庄村中心位置,高达12.6米纪念碑巍巍耸立,上书“营溪战斗十八烈士纪念碑”,碑身旁松柏苍劲有力,犹如卫兵日夜守护,诉说着当年的悲壮。1940年9月6日,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纠集重兵,向黄桥东北的营溪之旺陈、四王垛发动进攻,企图围歼我新四军。我军坚决反击,九团、六团担任正面战场反击,敌我双方仅一河之隔,敌人为了阻止我军的进攻,掀掉四王垛桥中间一搭桥板。
顽敌虽然以密集轻重机枪封锁桥头,我军九团仍迅速向敌人逼进。当看出敌军指挥部开始慌乱时,团长徐绪奎果断下达进攻命令,他奋不顾身,冒着枪林弹雨,挺身从桥南飞跃向一丈多远的桥北,指挥部队夺桥并冲向敌军指挥部。枪声、炮声、军号声、喊杀声震天动地。
英勇的九团战士一齐冲过河去,顽敌如惊弓之鸟,很快溃不成军。谁知,就在这即将夺取最后胜利的时刻,敌人的一颗子弹射向徐团长的胸膛,夺去了徐绪奎团长年仅25岁的生命。团长的牺牲,更激起了九团指战员的仇恨。“全歼进犯之敌,为徐团长报仇”的声音在战场上空回荡。九团的英勇官兵一鼓作气,打退了敌人,残敌向姜堰、海安一带逃窜。在这次反击战中,我军一共牺牲了十八位同志。战争结束后,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和缅怀烈士精神,在战场周边,为这牺牲的18位烈士建筑墓地,树立墓碑。历史定格,英雄长眠。十八烈士的精神影响着世代周庄村人民,影响着周庄村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周庄村经济社会的快捷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内交通便捷,环境整洁,村容村貌得到改善。能人回村兴业,村民自主创业,逐步形成村级工业和现代农业双轮并驱的基础产业新格局。
村庄美、农民富是周庄村发展的特色。今年,该村整治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黑臭河——海泰界河,全长4.2公里,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新打造前周中沟“一河两岸”全长1.2公里绿化循环庄台;“路网、河网、田网”三网工程全面实施到位,村内主要干道安装路灯350盏,村民安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前周五组全长1.2公里的长的顾中路是今年顾庄村打造的一条景观路,道路两侧错落有致地栽种着各个时节开花的树木,让这条路四季见绿四季花香。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抓环境提升的同时,周庄村还不断摸索实现乡村振兴的好路子、好点子。为增强造血功能,更好地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该村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先后两次在镇工业园区购买500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招引能人,兴办小农场,进行土地流转2600多亩,每年村集体创收45.5万。